院长信箱   |  书记信箱

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他山之石>>正文
他山之石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院风采 
 特别报道 
“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国家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开幕
2021年06月14日  

2021年6月11日,“百年党史与现代国家建设学术研讨会: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国家建设”在北京大学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政府管理学院、国家治理研究院、政党研究中心、公共治理研究所共同主办。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张静教授、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重庆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浙江财经大学、集美大学、重庆市档案馆和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等18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李海燕主持。张静,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王浦劬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公共治理研究所所长燕继荣教授分别致开幕辞。

张静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自我革新历程,用翔实的数据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历史巨变,并指出这些巨变源于国家系统性释放活力。这一历史进步不仅是经济革命,也是深刻的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而推动这一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参与这一革命的主体是全体中国人民。

王浦劬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推翻旧国家、建设和治理新国家所进行的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奋斗历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与人民江山的政治底色,并且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新时代新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展望。

燕继荣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历程放到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中予以考察,认为需要着力研究国家现代化与政党政治的关系、国家现代化与民主政治的关系、党的领导与民主政治的关系等重大议题。而使命型政党、包容性制度、发展型政府、创新性政策等要素,是中国现代化转型成功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贯穿中国国家现代化不同阶段的动力。

 

开幕式结束后,会议进入主旨发言阶段。

石仲泉系统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及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光辉历程,并详细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历史经验与关键启示。他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国家在经济发展、民生福祉、国防军事、国际事务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成就,持续走向强国时代。

吉林大学周光辉教授以“构建新型现代国家——中国共产党百年道路的政治学诠释”为题作主旨报告。他描述了古代中国的历史特征,认为这些特征构成了现代化变革的结构性约束。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毅然奋起,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国家构建并获得巨大成功,由此,他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关键。周光辉从学理层面阐释了新型现代国家的实践意义、规范特征、制度转变、构成要素、鲜明特征与基本经验。

山东大学世界政党研究中心主任王韶兴教授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党治理”作主旨报告。他阐述了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的内在联系,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阐明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推进政党治理的着力点,着力阐述了政党治理的实践机制和价值指向。

北京大学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关海庭教授以“百年历程:走向现代国家的特色途径”为题作主旨报告,明确了中西方“软实力”内涵的差异,剖析了中国政治信仰的世俗化进程。在此基础上,他描述了中共政治信仰向国家信仰转变的具体路径和决定意义,指出中国政治信仰体系需要通过自身体系与多重支撑条件来予以构建。

北京大学政党研究中心主任、政府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金安平教授以“学习型政党的学习优势:一种治理势能——以18届、19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为例”作主旨报告。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不断学习,由此构成了学习型政党的独特品格。她界定了政党能力中的学习能力概念,据此论述了政党的学习优势,并通过第十八届、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例证,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学习优势带来的政治优势和道德优势,分析了这些优势转变为治理势能的路径。

 

下午,与会学者就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建设、现代国家的政治认同、中国共产党执政特征与发展理念等议题进行分论坛讨论。

分论坛一由关海庭和复旦大学特聘教授贺东航主持。

 

贺东航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成长的复线逻辑进行了详细考察,阐释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成长历程。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张肃从比较视野着眼,从理论与实证的层面对比了不同国家和政党的发展,并且基于中国经验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现代国家建设的根本作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张诚副教授从国体和政体角度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从理论与历史相结合的角度,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制度优势。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苏颖对分析了政治传播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中的变迁过程,探讨了具有“沟通性权威”特点的中国政治传播实现政党沟通需求的模式与机制。山东大学政府与公共管理学院李宸从制度构成、制度运转以及制度内容的层面,对“先锋代表制”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阐述。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何跃教授从政治学与历史文化等维度论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转型历程,并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进行本土化融合与发展的历程。

分论坛二由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徐湘林和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陈军亚教授主持。

 

陈军亚以“叠加认同:国家政权稳定性的形成机制”为题,指出新中国70年发展过程中,国家政权对社会的根基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改造,赋予了民众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增强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巩固了国家政权的稳定性。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宋林霖教授以“新时代党群服务中心承接政务服务事项问题研究”为题,结合党建引领政府服务中心改革的实际情况,对党建引领政府服务中心改革的模式进行了类型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不同模式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提出进一步完善党群服务中心承接政务服务事项模式的建议。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刘舒杨助理教授以“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建构的内在逻辑”为题,提出中国共产党在建构现代国家在过程中,遵循着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构建了社会正义和公平分配为价值目标的民生政治三重逻辑。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王清教授以“统合式改革:新时代中国党政体制的调适与运行——以A省机构改革为例”为题,从机构结构、机构运行两个方面,分析了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之后,A省党和政府的党委制、归口制和小组制三个体制在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监督三个方面所发生的变化。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姚庐清以“社会主义改造肇始前私营商业的有限发展及其合理性考察——以上海市为例”为题,讨论上海市1950-1953年私营商业有限发展的主要形式、缓和政策下私营商业基本恢复以及私营商业有限发展的合理性。重庆市档案馆调研员温长松以“1950年至1966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分析——以重庆市工业为例”为题,描述了党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认识的发展阶段,据此对1950-1966年重庆市的工业化道路探索进行了分析。

分论坛三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罗祎楠助理教授和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教授主持。

 

郭剑鸣认为,政府问责需要兼具规约与激励功能,主张构建规约与激励相容的法治化、智能化、协同化、公开化等精准问责机制。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公务员管理研究室苗月霞研究员回顾中国共产党干部管理制度的百年历程,提炼了中国共产党干部管理制度工作方法的特质,总结了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赖静萍副教授分析了建国前30年英模塑造的功效、改革开放以来英模宣传的效能,运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剖析了当下英模塑造效果。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张刚生助理研究员通过案例选取与比较方法,分析了发展型国家理论及其不足,进一步指出,中国模式具有普适性、可推广性和可借鉴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石春林对话语机制的回顾和分析,指出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需要政治效能的现实性、政治学研究的有效性与基本价值与概念的重塑。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刘华林梳理分析了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既有研究,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现代国家建构,应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权国家建构、民族国家建构、民主国家建构以及民生国家建构等内容。

分论坛四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高鹏程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柴宝勇教授主持。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常士訚教授发表了题为“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与新型民族国家建构”的演讲,他从人民的主体地位、制度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方面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并且据此分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国家建构进程。中央民族大学程春华副教授论述了爱国主义的历史价值、伦理价值,并探讨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帅从价值追求、导向功能、内在动力、主要内容、根本保障等方面探讨了新时代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的路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王格非划分了政党制度的类型,并且据此论述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定位和类型学意义,阐述了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特点及其与现代国家治理的关系。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主任张长东副教授主持论坛闭幕式。金安平致闭幕辞。她高度赞扬了与会学者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与报告内容的丰富多样,并代表会议主办方向与会学者表示真挚感谢,祝愿各位学者不断出新成果、好成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继续贡献才智。

(来源: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