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信箱   |  书记信箱

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他山之石>>正文
他山之石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院风采 
 特别报道 
开放与融通:新时代经济学人才培养改革探析
2021年04月29日  

摘 要:为党和国家培育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经济学人才,是当下经济学教育的使命担当,其关键在于建设高水平的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经济学人才培养需要坚持开放与融通,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当代经济学发展潮流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现实需求、经济史学与经济学科、经济学思想与数理分析方法等经济学教育的一系列基本关系,在学科布局、课程体系、培养方案、第二课堂、对外开放等方面消除壁垒,整合资源,促进交叉与合作。

一、新时代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形势与挑战

1.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时代重任,要求经济学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大使命和根本任务。高素质的经济学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作为经世济民之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价值引领和思想塑造,是经济学学科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和行动指南。经济学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堂内外如何融通,已成为学界面临的时代命题。

2.培养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对培养方式的差异化提出更高要求

在培养实践中可以发现,大学生的志趣禀赋、知识结构、专业偏好、学业成绩、职业规划等在其成长过程中的分化明显,对于培养方式的个性化诉求较强。因此,如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既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成长空间,又能营造严谨务实、民主活跃的教育氛围,同时不断激活学生的探索性和创新性,是目前经济学人才培养关注的焦点。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模式、教学组织方式都提出了更多挑战。如何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其成为引导、优化和平衡学生差异化需求的有效供给,也是经济学人才培养需要面对的现实课题。

3.课程设置存在结构性失衡

一直以来,教研方式学术化是经济学教育的主线。为塑造学生持之以恒、潜心钻研的向学精神,当前主流的教育方式更偏重培养基础研究能力,要求学生形成系统的经济学知识体系,课程设置中涉及学科理论、方法论的比重较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呈多元化发展态势,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发展,对复合型经济学人才的需求逐步攀升。复合型经济学人才的培养,更注重培育唯实创新、精益专用的职业精神,倾向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客观上 要求课程建设更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怎样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握好基础研究和实践教育的均衡,需要进一步研究思考。

4.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入不够充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准日益提升,具有跨国教育背景和海外学术资源的海归教师已成为国内经济学教育的主力军。他们接受过系统前沿的学术训练,掌握先进的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有助于提高本土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水平。然而,从人才培养的维度观察,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适应与融入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际化水准尚未精准聚焦本土化命题。海归师资国际视野开阔,数理基础扎实,教研方式前沿,但对中国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对中国本土经济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了解中国国情的经济学人才,因此中国本土的经验、思想、理论和话语体系在育人环节不能缺位。二是课程和教学的国际化设计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内许多高校的经济学专业,在教材使用、师资配置、教研方式等方面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比如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英文授课甚至聘任知名外教、发表英文学术成果等。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培养对象大多以汉语为母语,培养质量和成效并不显著。

二、新时代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内生逻辑与价值取向

1.逻辑主线

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只有尊重经济学的学科特性,遵循成长成才规律,因材施教,共性教育与个性培养相结合,才能形成高水平的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既具有阶级性、历史性和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又具有方法性和科学工具性,建设高水平的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需要处理好经济学教育的一系列基本关系。

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可以科学指导学生认识和分析经济现象。作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源泉,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西方经济学更关注市场经济机制研究,有其积极成分和有用成果。突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学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合理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果,是我国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二是当代经济学发展潮流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现实需求之间的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当代世界经济学的思想持续创新,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完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经济学的发展迎来了新的繁荣期。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撑。新时代的经济学,不仅要适应时代需求形成理论 建树,还要能够指导和解决实践难题。而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实践,可以反哺经济学理论,引领经济学发展潮流。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实践,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素材,引起了国内外经济学者的高度关注,中国的经济学教育更应该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培养能对全球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的人才。

三是经济史学与经济学科间的关系。经济史学主要包含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两个分支,是经济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史学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学术思想,对于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重大价值。但近年 来我国经济史学的发展却呈现式微之势,学科地位、师资队伍弱化等问题凸显。事实上,经济史学与政治经济学、金融学、数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经济学科之间存在广阔的交叉整合空间,这种拓展创新不仅能促进整个经济学科的优化 发展,还有助于学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四是经济学思想与数理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据统计,数学工具被引入经济学研究领域并得到广泛应用,迄今已有80余年的历史。随着数理分析方法的丰富完善,经济学理论进一步凝练,可以说数理分析方法是当代经济学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现在经济学界重工具轻思想、重方法轻规律的问题日益凸显。许多学者过度关注和依赖数学模型工具,忽视了对经济学理论、思想和规律本源的挖掘,反而削弱了经济学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效用。经济学的理论思想与数理方法是一体的关系,二者不能偏废。新时代的经济学人才,既要追求科学实用的经济思想,也要学会用数理方法验证经济思想。

2.价值取向

新时代经济学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是经济学教育办学方向的价值体现,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笔者认为,开放与融通是新时代经济学人才培养应当坚守的价值取向。开放,意味着消除壁垒促进合作交流,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融通,则是有机整合各类资源,促进交叉,为人才培养注入创新动力。 具体来说,主要体现为四个维度。

一是科学研究的开放融通。学科建设是承载育人功能的主要支撑,人才培养质量也是衡量学科建设的根本标尺。新时代经济学的学科建设要求打破传统的学科边界,着力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学科和重点学科,积 极鼓励和培育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同时探索构建开放的科研机制,通过平台共享、联合科研等形式,构建科研育人、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是教育培养层次的开放融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主要有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两个层次。长期以来,经济学本科教育倡导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教育,研究生教育更侧重学术科研,实质上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统一的序贯联系。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之间的开放互融,能够引导学生找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通过课程牵引、招生机制改革等方式促进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间的资源融合,有利于本科生研究能力的提升。

三是学界业界的开放融通。实践能力培育是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而业界是检验学生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最直接的舞台。学界与业界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诉求是辩证统一的,两界之间的积极开放互动融合,是专业育人实现同频共振的有力保证。双方可通过师资互聘、合作开课、实习指导等方式,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合作共融。

四是国内国际的开放融通。推进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学界长久以来达成的共识。多年来,我国经济学教育在合作办学、人员互访、人才引进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未来在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同时,应坚持回归国家和民族本位,以解决中国问题、满足中国改革发展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经济学人才。培养在国际舞台善讲中国故事,在中国大地善用国际技能的经济学人才,需要国内外资源的更深度融通。

三、新时代经济学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1.优化学科布局,以学科发展带动人才培养

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指导,吸收西方经济学的有用成果,紧密结合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践,加强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阵地建设 。加大对经济思想史、 经济史等传统基础学科的扶持力度,坚实人才培养根基。着力发展金融学、财政学、保险学等对国家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的学科,助力国家经济改革与发展。探索发展环境、资源与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新兴交叉学科,对标全球学术前沿,拓展人才培养半径。通过一流的学科建设吸引一流人才,锻造多学科互补、中西兼备的师资队伍,为高质量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2.建设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

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完善基础课程体系。强化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中国经济发展改革等课程建设,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课程中融入家国情怀、专业伦理、工匠精神等德育元素,用主旋律引导课程设置及教研。及时更新前沿知识理论,加强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及计量经济学课程体系建构,夯实学生专业基础。

创新课程设置,推进课程差异化建设。遴选货币经济学、行为金融学等前沿课程,配备师资团队平行授课、分流培养、分类施教,一类按照基础课程要求开展教学,一类设置更具研究性、挑战性的课程内容,覆盖有学术潜质和兴趣的学生需求。

引入业界力量,打造开放式课堂。邀请业界精英进入高校课堂,围绕数字经济、金融创新、量化投资、税收治理、风险管理等实践前沿课题,开设实务选修课程。探索学界学者与业界专家合作授课模式,建设实务技术讨论课程。

3.完善培养方案,加强学生指导

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新时代经济学教育的深层变革,应充分借助以互联网 + 教育、教育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丰富经济学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既应反映中国历史文化,体现中国现实,又要展现当代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学理论假设与中国经济实践的差异。

经济学本科生的培养方案要与研究生教育衔接配合,在进行常规培养的同时,加强本科生经济学直觉和科研能力培育。可尝试在本科阶段为学生配备导师,引导学生参与科研,了解学术规范、研究方法与技巧等内容,帮助学生熟悉科研全过程。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多年的办学实践来看,每名新生都配有导师,在经济学思维训练、专业阅读、论文写作等方面获得深度指导,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还成功挖掘出一批颇具科研潜质的苗子。

学生的就业指导,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可积极邀请优秀企业、校友进校园,为学生提供求职经验、就业信息、技巧培训。此外,应建立毕业生追踪机制,借助毕业生的职业体验、职业发展,逆向分析和评价学生培养效果,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4.强化“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

第二课堂主要是指常态教学活动之外,有积极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经济学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三者之间互融互通,有助于形成全人教育合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可充分整合各界资源,建立教学实践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多种类型的实践平台,广开实习实践“绿色通道”,为学生参访、教学实践、假期实习创造机会,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提供平台;支持学生组织策划论坛、学术讲座等活动,并在活动中融入思政元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研、志愿服务、扶贫等公益活动,拓宽思政教育渠道。

5.坚持对外开放,为人才培养赋能

继续加强与国外名校的合作力度,通过交换学习、科研实习、学术交流、联合培养等方式,加强海内外经济学教育互动融通。组织教师赴国际知名院校进修访学、学术互动,交流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经验,促进互学互鉴。定期赴海外举办论坛、学术讲座、校友活动等,展示传播中国经济学教育的影响力,开拓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空间 。

推进国际资源对内融合,借力做强本土经济学教育。通过兼职教授、访问学者等渠道,加大引智力度,为学生开设国际前沿课程,为教师之间创造科研合作机会。打造常设性国际会议平台,吸引各国学者、商界领袖来华交流,共同开展学术研究。探索双学位、联合学位等国际化办学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2020年第11期 作者: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周超)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