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信箱   |  书记信箱

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他山之石>>正文
他山之石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院风采 
 特别报道 
国科大中丹学院在“双一流”建设视角下的创新探索
2020年12月31日  

http://news.ucas.ac.cn/index.php/cmjj/498727-%E5%9B%BD%E7%A7%91%E5%A4%A7%E4%B8%AD%E4%B8%B9%E5%AD%A6%E9%99%A2%E5%9C%A8%E2%80%9C%E5%8F%8C%E4%B8%80%E6%B5%81%E2%80%9D%E8%A7%86%E8%A7%92%E4%B8%8B%E7%9A%84%E5%88%9B%E6%96%B0%E6%8E%A2%E7%B4%A2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在中国特色、立德树人的基础上,要求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在此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高校实施国际化战略方针的重要手段,融合了西方先进教学理念,融合中外高校的优质教育和科研资源,在促进建设一流学科、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等方面,无疑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简称“中丹科教中心”)是在中丹两国友好合作的基础上,在两国政府的推动和见证下建立的国家级科教中心,主要合作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和丹麦的8所大学。为落实和承担中丹科教中心的教育功能,教育部批准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丹学院。从2012年招收第一届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至今,中丹学院已经发展了7个硕士项目和5大博士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

通过几年的发展,中丹学院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合作研究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上一直在探索中创新,取得了一定进展。

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创新,实现教育资源优势互补

引进优质的教学教育资源,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内容。

上述7个硕士项目中,各项目所设专业课程均为一级核心课程,每门课程由各项目中丹双方教育主管共同遴选两名课程负责教师(中丹双方各一名),负责组织协调此门课程;课程负责教师依据教师科研水平、教师间国际合作情况等选拔优秀授课团队,课程由中方(来自中科院系统)、丹方(来自丹麦8所大学)及第三方教师共同参与授课。以2018年为例,中丹学院共有290名教师参与教学,中方教师135名,丹方教师122名,第三方教师33名。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中方教师81名。

中丹学院设置教学督导委员会全程进行教学监督,每门课程至少听课一次,评估新参与授课的教师课程质量、教学态度、内容方法等;同时评估课程安排,以及授课团队人数组成、职称类型、年龄构成等是否合理。为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满意度,学院还按领域划分设置5组教学委员会,由中丹双方教育主管、一年级新生代表(中方学生和国际学生各一名)及二年级学生代表(中方学生和国际学生各一名)组成。所有教学事宜,包括教学评估均在委员会会议中进行民主讨论,各项目每年至少召开4次会议。教学督导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为中丹学院保证教学质量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丹学院采用全英文授课模式,课程没有固定教材,每门课程使用的都是由授课教师精选的刊登相关经典文章的期刊和参考教材。课程采用中西方结合的教学方法,授课形式有课堂交流、小组讨论、汇报展示等;考试形式也多样化,有读书报告、小组作业、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口语考试等。每一次书面作业都会采用查重系统进行查重,以规范学生学术写作能力与学术道德。

中丹学院的课程和教学模式实现了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强化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尽管教学场地在国内,但学生接受的是西式教学。国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把学生变成教学的直接施教者和参与者,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发现、分析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与批判能力。同时,丹方教授还会对学生提出更加严格的课业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迅速地成长,更好地适应将来求学深造或就业的需求。

同时,在全英文授课环境里,学生应用英语获取专业知识、开展科学研究,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让学生在读研期间熟练掌握语言能力,在经济与教育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融合中丹双方优质科教资源,创新合作模式

中丹学院融合了中丹两国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方面,中丹学院与丹麦高校的合作是建立在国科大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奥胡斯大学、南丹麦大学、奥尔堡大学、洛斯基勒大学、丹麦科技大学、哥本哈根商学院和哥本哈根信息技术大学的基础之上,从每一所大学里挑选出最优秀的专业、最优秀的老师、最优秀的科教工作者,开始了融合型科教协同的研究生培养创新之路。

国科大与中国科学院所属科研机构一直坚持“科教融合”的办学模式,融合中科院科研实力较强的研究所的教育科研资源,坚持寓教于研,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作为国科大的二级学院,中丹学院也一直采取科教融合模式办学,建立教师和导师队伍,并通过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及导师联系非科学院单位,补充部分项目师资和导师。自2012年项目运行以来,中丹项目采取强强联合办学的运行机制,汇集了中国科学院50多个合作研究所的优质导师、教师和科研队伍。中丹项目任课教师层次高,国际化水平高。中丹项目研究生培养特别注重实践技能训练,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和学院实验室、野外台站进行实验、实习。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流国际化人才

中外合作办学是一种能够有效利用国外高校先进教育资源与管理经验的手段,对促进我国国际型人才的培养与建设有着积极影响。中丹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坚持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丹项目通过中丹双导师制,每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均配备一名中方、一名丹方的导师,给予学生学业和科研上的指导;学生能够接触到中丹双方的科研体系和实验设备,从而提高科研技能。

2.中外教师英语授课,中外学生同班上课,课程融合了两国的教育理念,以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为基础,采取中丹双方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意识,从而更具有国际视野。

3.各类学术讲座和学术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和实践能力。学院会不定期举办一系列学术讲座活动,例如纳米科学与技术项目交流研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化学与生物化学工程项目交流研讨会、“演讲的艺术”讲座等。

4.中丹项目的硕士研究生可申请赴丹麦参加实习、课程学习、实验室研究等交流活动;博士研究生可申请国家留学基金或国科大的资助赴丹麦合作高校联培6个月或更长时间,跟随丹方导师开展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学研究。

5.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际竞赛,学院层面加大对参与国际学术合作、国际组织活动、学术会议的支持力度,扩大国际影响力。

6.更重要的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授予的双方高校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认可,在未来求学和就业中更具优势。

中丹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培养出一批具有跨学科思维、具备创新意识、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和创业高端人才。

2016级的硕士毕业生中,41%选择了在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国外深造的高校包括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于利希研究中心、意大利都灵大学、法国波尔多大学、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等。有26名学生选择在中科院各研究所和中丹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选择就业的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包括国家进出口银行、宝洁、普华永道、华夏幸福、深圳华大基因、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国内外企业,以及南方科技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中心、中共甘肃省纪委监委、中共石家庄市委组织部、中共山西省委政策研究室等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

 

管理机制创新,为双方合作铺平道路

为了确保学科的专业规划及学院的良性发展,我们组建了创新、高效的中丹项目管理组织体系。中丹项目由中丹双方人员共同参与管理。中丹科教中心最高决策层——中丹科教中心联合管理委员会(JMC),由丹麦高等教育科学部常务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双方大学校长、两国科学家等组成。JMC每年召开两次会议,指导和规划中丹项目的发展战略。

平等互利原则是中丹科教中心、中丹学院的基础,渗透到了中心及学院日常管理、教学、活动等方方面面。双方秉承平等互利原则,对管理、资金、师资和生源等方面各投入50%;双方互相配合、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形成和谐高效的创新型管理机制。管理团队成员分工明确,相互协作,保证了中心和学院有序运转。

从联合管理委员会到教学委员会的各级组织中,中丹科教中心主任及中丹学院院长负责各类活动的日常管理,并在每年举办的会议上向联合管理委员会汇报中心、学院运行的具体情况,分析遇到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并阐述今后的发展策略与重点。

在当前的“双一流”建设浪潮中,合作办学机构定能发挥独特优势,将自身的创新模式推广,进一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开放和创新,助推各高校的“双一流”建设。

  本文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院长,来源:神州学人(中外合作办学2019年专刊)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