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风采  科学研究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招生就业  党建之窗  团学工作  国省平台  MPAcc  MBA  金融俄语专业  学校首页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正文
通知公告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院风采 
 特别报道 
通知公告
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3-2024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24-12-03 08:18  

目 录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3

(一)人才培养目标................................................................................................... 3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3

(三)各专业在校学生............................................................................................... 3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4

(一)各专业师资队伍............................................................................................... 4

(二)本科主讲教师以及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 4

(三)教学经费投入................................................................................................... 4

(四)教学用房、实验室等教学设施....................................................................... 5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5

(一)专业建设........................................................................................................... 5

(二)课程建设........................................................................................................... 6

(三)教材建设........................................................................................................... 6

(四)实践教学........................................................................................................... 6

(五)创新创业教育................................................................................................... 7

(六)教学研究与改革............................................................................................... 7

四、专业培养能力....................................................................................................... 8

(一) 培养目标......................................................................................................... 8

(二) 教学条件......................................................................................................... 9

(三) 人才培养......................................................................................................... 9

五、质量保障体系....................................................................................................... 9

(一)教学管理与服务............................................................................................... 9

(二)学生管理与服务............................................................................................. 10

(三)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 12

六、学生学习效果..................................................................................................... 13

(一)学生交流情况................................................................................................. 13

(二)学生社会实践................................................................................................. 14

(三)学生学习成效................................................................................................. 14

(四)毕业与就业..................................................................................................... 14

七、特色发展............................................................................................................. 15

(一)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及主要原因................................................................. 15

(二)解决教学突出问题的措施及建议................................................................. 17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人才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 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和国际化视野;遵纪守法,具备健全的人格、良 好的心理素质与合作精神;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系统掌握专业 知识和相关能力,具备扎实外语应用能力,能够满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工作 要求,立足陕北,重点面向陕甘宁蒙晋毗邻地区,辐射全国,能在政府部门、企 事业单位从事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目前学院现有的 2 个系 6 个本科专业,一个特色专业。经济系有经济学专业、 金融学专业、数字经济专业。工商管理系下设工商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旅游 管理专业。其中数字经济专业为新申报专业,2024 年开始招生。学院在推进“四 新”建设方面,与外语学院合办“金融俄语”卓越人才实验班,形成了经济学与 管理学交融、金融学与俄语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各专业在校学生

学院 2024 年共招全日制在校生 437 人,包括 306 人(本科生)+117(研 究生)人+14 人(函授生),其中本科生所占比例为 70%,不包括函授生。

2024 年度,学院招收的本科生来源于全国陕西省、山西省、江西省、青海 省、江西省等 22 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共招收本科 306 人,其中陕西籍学生 198 人,占比本科生为 64.7%;外省籍学生 108 人,占比 35.2%。从生源特点来 看,会计学专业、数字经济专业第一志愿报考率较高。受就业形势影响,金融学 专业第一志愿报考率开始下降。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第一志愿报考率较低。 

截至 2024 年 12 月,全日制在校生 1490 人,包括 1156(本科生)+334(研 究生)人(不包括函授学生),其中本科生所占比例为 69.8%,其中工商管理系 学生 724 人,占比为 43.7%;经济学系学生 432 人,占比 26.1%。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2023-2024 年度学院继续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采取了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 方式,有合适人选,及时试讲,快速引进。本年度共引进博士 6 名,特聘教授 1 名。优化一个专业,人才队伍结构逐步得到优化。

(一)各专业师资队伍

1.教师结构。学院有在职教职工 97 人,专职教师 86 人,行政及教辅人员 11 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 41 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 42.23%。全院教师中,教 授 13 人,副教授 34 人,讲师 38 人,助教 1 人;硕士生导师 36 人,博士生导师 2 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1 人,延安市第一批“圣地英才人才计划”人 才工程入选 2 人。教师年龄结构偏年轻化,中青年占主要的师资队伍,其中青年 教师比例占教师总数的 80%左右。学缘与学历结构趋向合理,新引进的教师基本 都来自国内不同的知名高校。2023-2024 年度,国外交流学习教师 1 名。 

2. 生师比。截止 2024 年 12 月,学院现有本科生 1156 人,折合在校生数 1670=本科生 1156+研究生 513(其中全日制 254 人×1.5+非全日制 88 人×1.5 折算)人+14(函授生数)×0.1;教师总人数 97(专职教师 86 人,外聘教师(年 薪制博士)28 人,折合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外聘教师数×0.5),生师比约为 17:1(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折合教师总数)。

(二)本科主讲教师以及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

学院非常重视教学和科研融合建设工作,以教师的高水平科研支撑高水平的 教学活动。为了鼓励教师投入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学院加强了对教师教学方面的 激励和约束,同时鼓励所有教授走向一线的本科生课堂,以发挥教授对本科生课 堂的引领和影响力。目前(到 2024 年 12 月份为止),学院有专职教师 85 人, 返聘教师 1 人。除了外出攻读博士、进修教师之外均承担了本科生的必修或选修 课的教学工作,学院所有教授都承担了至少 1 门以上的本科生生课程。

(三)教学经费投入

学院对本科教学经费逐年增加。2023-2024 年度,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 出同比增长 10%,本科专项教学经费 280 余万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 160 元,生 均本科实习经费 320.10 元。除此之外,学院每年配套总教学经费达 40 万元。

学院本科教学经费主要用于日常教学工作支出、学生实践教学实习、见习、 学科竞赛、科研活动等方面。学院重视本科实践教学工作,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增 加新的教学实践基地,同时鼓励教师进行社会性兼职、参加各类实践性教学改革 会议和研讨会。目前每个专业都开设有 11 门以上的教学实验课。学院采取绩效 奖励的措施,鼓励教师参加学科比赛、课题创新讲课比赛等。总预算经费 10万元。

(四)教学用房、实验室等教学设施

每位教授人均一间工作室,副教授、讲师、助教两人一间工作室。由于新进 教师数量增多,教师工作室出现紧缺现象。教师工作室配备电脑后,电脑使用率 逐步提高。学院办公楼专门开辟出五间教室供本科生、研究生上自习所用。同时 和乡村研究院协调,为考研学生新增了四间考研自习室。学生学习环境得到了改善。 学院目前有 2 个综合实验室用地,总面积为 500 平米,分别为金融实验室(数字经济)、工商管理综合实验室。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2023-2024 年度,继续发扬“凝心聚力,立德树人,以本为本”教学理念, 扎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专业建设

1.调整专业布局。学院根据经济学类和管理学类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从 2021 年开始,逐步调整掉了财政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新申报了数字经 济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申报调整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2.专业建设,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原则,对于不适应社 会经济发展的专业,及时调整。金融俄语卓越人才实验班是学院的特色专业方向, 符合“一带一路”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和国家新文科建设内涵契合,教学推进特 色专业建设。工商管理专业,是学院拓展办学的基础专业,加强工商管理专业实 践性内容,为办好 MBA 搭建高水平平台,为 2029 年冲击博士点做准备。

(二)课程建设

1.继续倡导课程分课分工,打造学院教学团队。2024 年学院新申报省级一 流专业三门,课程团队建设工作初见成效。

2.课程思政课建设。学院重视课程思政课建设工作,要求实现课程思政全覆 盖。通过听课、检查教案等方式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力争培养一批具有 思想性、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目前正在推出《陕甘宁边 区经济史》课程思政线上课。

(三)教材建设

1.校本特色教材建设与课程教材选订。《陕甘宁边区经济史》特色教材,近 期将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本学期教材征订遵循“入库管理,动态调整,首用审批”的管理模式,要 求教师填写教材选用审批表,通过教师自查、教研室审核、学院教材委员会审核 等三级审核制度,严把教材质量关。针对马工程教材使用情况,我院进行了专项 检查,纠正了 1 门课程教材使用不符合要求现象,目前教材使用完全符合要求。

(四)实践教学

1.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学院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建立了创新性实践教 学模式,并围绕学生科研实践,构筑起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在教学过程 中,学院各学科均开设了一定的实验课程,其中经济学开设 7 门实验课程,实际 开出率为 87%;工商管理专业开设了 9 门实验课程,实际开出率 888%;实践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达到将近 20%。 

2.毕业论文工作。学院积极推进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的科学化、规 范化,着力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1)优化师生互选机制。建立 “以专业为 基础,以教研室为平台”论文互选机制,支持以学科为基础、跨专业选题进行交 叉研究,但研究主题应与原专业相近或一致,指导教师跨专业指导学生论文写作, 不能偏离学生所在的专业方向,实行双向选择。(2)规范开题、答辩环节。成 立开题、答辩专家小组,对学生选题、论文质量进行严格把关。评定为不及格论 文,给予一定修改时间后,提交学院学术(学位)委员会进行匿名评审。 

3.学生科技竞赛。学院积极开展资政育人项目研究,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 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专业学科竞赛活动,并取得了较好成绩。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各类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等,培养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4.专业见习与实习。学院实行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实习工作。组 织学生西部证券集中实习,效果良好。分散实习学生均严格按照要求完成了实习 任务。每年进行专业见习,以专业为基础,以教研室为依托,组织学生开展专业 见习工作。 

5.在原来实习基地基础上,2024 年又增加了清涧红枣、延安亚朵酒店、国 信证券、工商银行延安分行等实习见习基地,学生实习见习 300 人次。旅游管理 专业通过到四星级以上酒店实习,锻炼了专业能力,又拓宽了视野。

(五)创新创业教育

1. 积极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学院鼓励教师外出挂职锻炼,经过调研 和论证出台了挂职锻炼相关激励措施。近几年,先后有 7 名教师外出挂职,对培 养“双师型”教师起了积极作用。学院今后仍然将外出挂职,培养“双师型”教 师作为重点任务来抓。

2. 学院先后邀请了人民银行延安分行、平安保险、工商银行延安分行等单 位给学院、学校学生作创新创业报告,提高学生的就业认知能力。

(六)教学研究与改革

1.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教学基础力 

学院近几年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鼓励教师进修访学,聘请和柔性引进知名专 家充实教师队伍,完善年薪制(1-2 年)博士机制,为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提供有 力支撑。 

2.注重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创新力 

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对教师教改项目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推动 教师申报各类教学改革项目。近年来全院教师获批教改项目 22 项。 

3.注重产学研用,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引导教师积极承担科研项目,提升产学研用能力。近三年来教师承接政府、 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 30 余项,经费到账 750 余万元,相关研究课题转化成学生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 100 余项,通过产学研结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4.制度化做好岗前培训,让教师站稳讲台

为新入职教师指定经验丰富教师作为教学指导教师,通过以老带新,加速青 年教师成长。定期开展教学观摩、教师技能竞赛、课程思政公开课等教学活动, 开展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微课设计、多媒体课件设计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四、专业培养能力

(一)培养目标

专业不同,培养目标定位不同。经济与管理学院两个一级学科,七个本科专 业和一个“金融俄语”卓越人才实验班。我院按照学科原则,分别设置了经济学 类专业培养目标和工商管理类培养目标。由于“金融俄语”卓越人才实验班,单 独设置了培养目标。

1.经济学类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自觉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延安精神特质,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类专业基础知识 和基本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面向未来需求、经世济民、促进人类进步、 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功底深厚、创新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秀,具有国际化视野, 人格健全、理想远大,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高素质人才。

2.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和管理科学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经济管理基础理论、基 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企业管理、经济管理以及管理教育和管 理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高素质特点的优秀管理 专业人才。

3.金融俄语实验班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与国际化视野,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科 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有扎实的俄语语言基础和基本技能;系统掌握金融学、国 际贸易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基本的业务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强,能胜任银行、 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和涉外企事业单位专业工作,服务“一带一 路”战略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

(二)教学条件

学院搬入新校区后,学生上课教室、教室办公、实验室等教学条件得到了很 大改善。

1.学生上课教室。我院学生集中在一号教学楼上课,教室面积满足教学需要。 教室均为多媒体教室,上课实现了智能化、便捷化。经济与管理学办公楼有教室 五间,基本满足研究生上课需要。空闲时间提供给本科生、研究生上自习。

2.实验室情况。我院有二个综合实验室,分别为金融实验室(数字经济、经 济学)、工商管理综合实验室(会计)。

3.教师工作室。教授每人一间工作室,副教授、讲师和助教两人一间工作室, 基本满足了教师备课、批改作业的需要。但随着新进博士数量增加,办公室开始 出现紧缺现象。每位教师工作室配备了电脑,满足了日常办公需要。

(三)人才培养

1.2024 届毕业生共 386 名,其中 2020 382 人,19 4 人。2020 386名学生中 371 名毕业符合毕业条件,按期毕业。正常毕业率为 96%。其中 15 名 学生延期毕业,不能正常毕业率 4%。 

2.2024 届毕业生就业率为 88%左右,毕业生就业范围较广,大部分集中在经 济管理类行业,部分学生从事了教育行业。 

五、质量保障体系

(一)教学管理与服务

1. 切实落实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学院教学办依照学校教学计划、教学运 行和教学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对学院教学工作中所涉及的专业、课程与教材、实 践教学基地、学风、教风等方面进行有序落实,并依据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学 生评教、教师评学等途径加强对学风和教风的管理,落实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使用和评估制度。同时,按照学校修订后的质量标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2. 教学质量日常监控及运行情况。成立了由 3 名学校、5 名学院教师组成 本科教学督导组、11 名教师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对教学工作的组织、 运行、教学结果的评估等进行跟踪管理,对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予以改进,形成了对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准确及时的监控;同时,积极配合学校做好 学院的教学检查工作,从而保证了学院教学工作的有效运行。 

3.学院领导班子非常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学院一直把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放 在学院工作的突出位置,每次院党政联席会议都离不开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 的议题,并就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组织专门探讨,研究本科教学工作发展。 学院领导除了每学期开学、期中和期末考试均到教学一线了解和检查教学工作情 况外,还深入课堂听课。成立了院领导教学秩序检查小组,两人一组每组检查教 学秩序检查工作。 

4.采取多项措施教学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一是继续抓考风,促学风。严格监 考制度,实行三级监考制度。监考教师是监考第一责任人,同时辅导员进考试监 考本班级考试,检查小组进行不间断巡查。通过三级监考制度,净化考风,降低 作弊率。三级监考制度实行以来,实现了零作弊率,但近期作弊率有所反弹。二 是集中收集教学档案。集中一天时间,由学院督导组把关收集教学档案,对于不 符合归档要求的教学档案进行整改,进一步完善教学档案。三是成立学院教学秩 序检查小组,由院领导值班,每周安排两名院领导对学院学生课堂秩序、教师上 课情况教学秩序检查,对发现上课玩手机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 

5.学院举办了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系列活动。一是进行课程建设培训活 动。学院和西部证券、平安保险合作,进行实践性的课程开发、课程思政课建设、 案例库开发等。同时,邀请教学名师,通过线上授课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 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学生管理与服务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近年来,学院准确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 养人、为谁培养人”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全局这一教育的根本 问题,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使命,坚持把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贯穿学生教育管理全过程,聚焦培 养“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具有延安精神特质 的时代新人。学院立足学生实际,依托校内外特色资源,确立了“学生为本、指 导为基、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以“红色卓越”培养项目计划为抓手,在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社会实践锻炼、奖助育人和心 理育人等方面狠下功夫,学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高,学院的育人成效显著提升。 

1.强化队伍建设全面服务学生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和职业生涯指导。为实现普 遍指导、分类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目标,构建以课程指导为主体,个性化 辅导为重点,讲座、活动、线上线下指导为补充的有效渠道,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针对一年级新生,学院通过对学生进行发展意识、成才意识、目标意识、 规划意识、就业意识等培养,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意识,提高学生自我探索、自主 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确定发展方向。针对新生开展“专 业认知”课程,内容包括专业教育系列讲座、各专业的发展状况、就业前景、人 才培养定位以及教学模式、学业规划等。 

对于二年级学生,重点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需求,认识职业环境,加强 职业探索,把握职业成功的条件与环境,指导学生拓展职业素质,提升就业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覆盖率达到 100%。 

帮助三年级学生拓展职业素质,加强创业教育、考研指导和就业指导,为 求职择业做准备。邀请优秀青年志愿者,与学生分享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经验、 职业发展历程,提升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举办“读书分享会”,交流学习心得; 邀请在读研的优秀学生,为三年级考研提供宝贵经验和指导。近年来,举行职业 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交流会等总计 200 余场。 

深化对四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开展职业适应教育帮其就业。针对毕业班 开展“就业辅导季”系列活动,通过制作简历、模拟面试、职场礼仪专场、金融 专场、证券专场、公务员专场等讲座,使学院学生和企业人士面对面,直观地了 解企业和社会、行业的发展变化。 

积极拓展校友资源、借助社会力量共同育人,是学院学生工作的特色。针 对学生实践机会少,高端行业求职竞争力减弱的现状,学院积极联合校友资源, 实施“校友导师计划”,聘请对口热门行业近十位优秀校友为“校友导师”,指 导在校生感受真实的求职经历,接受导师在行业发展、技能培训、素质提升等方 面的指导和帮助,提升综合素质和行业竞争力。

2.就业创业指导方面

就业创业指导是学生发展的关键环节。就业方面,学院一是制订毕业生就业 方案。根据专业特色、就业市场需求以及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经管学院就 业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加强就业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了毕业生基本信息档案, 力争做好个别指导、分类指导。二是深化校企合作。近三年,学院通过与陕西文 投产业投资公司、延安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强供 需对接,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了学生就业。三是坚持“访企拓岗”行动。通过院 领导亲荐学生就业、困难毕业生精准帮扶落实到人等举措,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 了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近年来,院领导亲荐学生就 31 人,“访企拓岗”累 计走访用人单位 8 家,对 17 名困难群体毕业生实施 100%的帮扶,帮扶落实率接 近 84%。四是通过举办职业规划之考研讲座、简历制作大赛、模拟面试大赛、模 拟招聘会、专业技能大赛等促就业活动进一步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了全过程 帮助,全方位保障,近年来,共举办相关活动 10 余场。 

创新创业方面,学院积极组建以“学业导师+企业导师+辅导员+学生”四位 一体的创新创业团队,通过举办创新创业报告会,培训会,指导会,答辩会,鼓 励支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近年来学生获奖成果颇丰,2023 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校级金奖 2 项、铜奖 1 项; 2024 年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 5 项推荐为国家级大创项目,10 项省级立项;第二届西部高等学校新商科大赛三等奖;第九届福斯特杯大学生数 字财税技能竞赛省级二等奖;第二届中国大学生旅游管理虚拟仿真大赛二等奖 等。

(三)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

为了将教学管理工作做深、做细,切实保证教学质量,学院在严格执行学校 有关教学质量监控规范的同时,根据学院的实际,制定了学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 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度 

学院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院长任主任,主管院长任副主任,其他院级领导、 教研组长、教师代表任成员,按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的指示和要求开展工作的。 学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计划修订、教学成果评奖,优秀教师评选等教学 工作,都由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开展。 

2.教学组织与教务管理工作会议制度

学院每学期初、期中、期末均要召开全院教学工作会议,对过去的工作进行 总结,传达学校教务部门的工作部署,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安排。期末召开教务 工作会议,布置考试工作并总结本学期的工作。平时,还经常召开教学会议,对 部署的工作执行和落实的情况进行检查。每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至少要召开 2 以上教学研究讨论会,研究和讨论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交流 教学经验。 

3.教学督导制度 

学院成立 7 人教学督导小组,通过听课、巡视考场、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学 院教学运行及管理进行全面督导、检查,了解学生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 议,协助学院开展教学评估和教学管理,组织教学观摩,为学院决策提供依据。 

4.学生评教制度 

学院长期实行学生评教方式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取得显著效果。每学期都组 织学生对该学期开设的所有课程进行评估打分。打分结果通报任课老师,作为对 教师的教学业绩进行考核的重要参考。 

5.教学管理干部听课制度 

按照学校的规定,学院领导及教研室主任规定听课次数,并定期上报,听课 结果及时反馈教师,对教学效果比较好的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观摩。 

6.成果档案总结制度 

学院已经建立起一套规范、完善的教学档案管理体系。从教学计划、课程 设置、专业教学过程到教师队伍,新生名录,入学成绩、毕业论文选题、指导与 答辩,就业去向,教学研究成果等,全部纳入档案管理。 

7.制定了过程性考核制度。学院根据学校相关文件要求,制定了学院教学 过程性考核制度,通过七个板块进行过程性考核。 

学院坚持教学档案集中收交制度,教学督导组成员现场对教学档案进行检 查,检查合格方能入库。

六、学生学习效果

(一)学生交流情况

学院俄罗斯圣彼得大学、俄罗斯诺夫哥罗德国立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本年度 推荐 11 名 2022 级毕业到圣彼得大学留学,金融俄语 2021 级 4 名学生前期到诺14夫哥罗德国立大学留学。金融俄语 20 级 5 名学生诺大本科毕业后,全部申请俄 罗斯各大学继续深造。

(二)学生社会实践

将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一并纳入第二课堂必修科目,组建了“红色卓越”志 愿服务队、“乡村振兴”实践队、“四叶草”暑期支教队,“志愿云”“志愿汇” 注册志愿者人数逐年增加,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总时长达 3 万余小时。

(三)学生学习成效

我院 6 个本科专业和一个实验班均属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毕业生去向广泛, 主要有就业、升学、出国深造和灵活就业等途径。从就业来看,毕业生去包括金 融、证券等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数较多,也有一部分毕业生进入了政府机构工作, 也有少数毕业选择了自主创业。由于大学期间,我院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学或 工商管理的理论基础,而且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种有意义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 活动等,锻炼他们的团队精神,培养了奉献精神,毕业生信誉良好。2024 年陕 西选调生我院有 3 名同学被录取。(四)毕业与就业 

1.学院举办了一系列考研、就业指导培训会。

(1)学院多次举办就业招聘会。学院利用专业优势、校友资源,联系苏州、 上海、昆山、榆林等企业深入我院进行招聘。同时,动员非毕业生参加招聘会, 提前了解招聘信息,做好毕业职业规划。 

(2)学院领导班子多次深入南京、西安、北京等地访企拓岗,为毕业生找 岗位,谋出路。 

(3)学院教学和陕文投、陕文旅、国信证券、西部证券、延安农商行等国 企履行协议,推进“实习+就业”模式,推进学生就业。

学院建立完善了就业困难学生帮扶台账,推行“一人一策”帮扶机制,准确 掌握他们的择业意向和就业状态,及时给予思想引导、心理辅导,帮助他们顺利 实现就业。为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竞争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学院组织开展了模拟 招聘会和简历大赛。

2.就业基本情况。近几年来,学院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 86%以上的水平。

2024 届毕业学生总人数 386 人,其中进入研究生深造 28 人,研究生入学比 例为 7%。 

七、特色发展

坚持“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服务区域经 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1. 开展红色卓越教育

“红色卓越”培养计划是经管学院 2014 年启动的一项品牌校园文化活动, 目前已举办八期,受到了广大师生普遍好评。“红色卓越”活动围绕自主管理学 生骨干的培养,借助于延安地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以理论学习、社会实践、 能力训练、交流讨论等方式培养造就一批素质一流、勇于担当、面向未来的学生 骨干力量。

2.学院通过和俄罗斯高校合作搭建办学平台

一是搭建学习深造的平台。已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推荐金 融俄语专业学生到圣彼得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已有 19、20、21 级金融俄语实 验班 20 余名学生到圣彼得堡大学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二是搭建“2+2(2+3)”联合培养模式。已和俄罗斯诺夫哥罗德国立大学签 订联合培养协议,从 2019 级金融俄语专业开始实施合作。

3.学院鼓励学生外出访学深造

近五年先后有 7 名教师去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进修访学。学院通过合作 院校、海外留学人员通道,鼓励学生参加线上国际学术会议,拓宽学生的国际视 野。通过留学俄罗斯学生以视频链接方式,不定期和国内学生交流。 

八、存在问题及改进计划

(一)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及主要原因

2023-2024 年度,在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取得了 较好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需解决。 

1.学院整体教学质量持续较好,2021-2024 届的教学满意度持续提升,2024 届达到 93%,教学质量得到认可。但 2024 届仍有五成以上(60%)毕业生认为实 习和实践环节不够。

2. 核心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有所增强,授课质量提升明显。课程重要度反映 了课程设置与实际应用领域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课程满意度反映了授课环节的 质量与效果。学院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持续较强,2019-2023 届从事专业 相关工作毕业生对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度评价(分别为 86%、78%、79%、86%) 有所回升。 

3.师生课后交流积极性不高。2024 届毕业生在校期间与任课教师课下交流 较为密切,师生高频交流(包括“每周至少一次”、“每月至少一次”交流)比 例为 58%,与 2025 届(55%)相比有所上升,学校可进一步打通疫情期间师生交 流渠道,鼓励师生线上交流。 

4. 学生刻苦学习精神不够。学生由于成长过程中生活条件较为宽松,吃苦 意识不足。到了大学以后,缺少了高中时期以升学为目标强大动力,在学习上有 松懈情绪,导致了刻苦学习精神不够。经管类招生是文理科招生,部分文科学生 对微积分等数学类课程有畏难情绪,数学类课程不过关较高。数学成绩不佳,也 导致了考研过关率不高,考研成绩里主要是数学科目无法满足上线要求。 

5.教学质量和新形势要求有差距。学院通过近年来狠抓本科教学工作,教学 质量有明显提升,学生整体评价较好。传统教学质量工作很有成效,但创新不足, 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新性教学 明显不足,无法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教师对最新的教育教学政策关注不够。 

6.缺少专业对口的实习基地。经管学院学生人数较多,以往基本采取分散实 习方式。分散实习,学院无法进行有效指导,实习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学院 计划建立多个专业对口的实习基地,有条件进行集中实习。但是,目前专业对口 实习基地较少,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建设。 

7.教学管理队伍人员严重不足。目前,学院教学管理队伍中双肩挑兼职人员 较多,专职人员较少,教学管理仅 1 人是专职教务员,一名临聘人员,教学秘书 为兼职。本科教学管理日常工作内容多、任务重,仅靠一名专职教务人员具体做 事,非常吃力。学院教学管理人员不足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的本科教学工 作。审核评价专家访谈时谈到“再好的教学管理制度,没有人去做,教学质量是 无法上去的”,一语切中时弊。

(二)解决教学突出问题的措施及建议

1.加强学风建设工作。以入学教育、专业认知为抓手,提前介入学生的学业 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目标,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精神,加强学生的 学风建设。加强数学类课程培养力度,提高考研升学率。 

2.加强学院教师新教育教学方面的学习。每学期举办一次教育教学新理念、 新方法报告会或研讨会,让教师充分了解目前我国最新是教育政策、教育理念、 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全国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学院可以进行 适当资助。凡是学院资助的外出学习或参加会议的教师,原则上要求回校后为全 院教师做一次报告,传达会议最新精神。或者写会议综述,发至学院群里,供教 师学习。鼓励教师课后多和学生交流,建立定期不定期交流机制。 

3.建设专业对口实习基地。学院领导班子,利用各种途径,以陕北地区为中 心,建立若干个专业对口的实习基地,为集中实习创造条件。同时,发动教师利 用社会关系,搭建实习基地。 

4.解决教学管理人员不足问题。继续向学校相关部门反映教学管理人员不足 的实际困难,同时可以聘请临时工作人员,来弥补暂时短缺。发动学院年轻教职 工,勇于承担责任,兼职做教学管理工作。 

5.加强教学方面奖励力度。召开全院教学工作会议,对学院教学方面规章制 度进行梳理,修订和完善相关制度,使其具有可执行性。加强和完善教学方面奖 励措施,教学方面奖励放在和科研奖励同等重要的地位,以此为导向,激励教学 方面成果涌现出来,为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奠定基础。




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4 年 12 月 3 日

附件【经管学院2023-2024年度教学质量报告.pdf已下载
关闭窗口
   
经济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电话:0911-2650368 邮编:716000
地址:中国·陕西省延安市新区公学北路 
Copyright www.y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