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风采  科学研究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招生就业  党建之窗  团学工作  国省平台  MPAcc  MBA  金融俄语专业  学校首页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正文
通知公告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院风采 
 特别报道 
通知公告
延安大学经管学院2025年国家统招工商管理硕士(MBA) 招生简章
2024-09-29 11:40  




一、延安大学简介

延安大学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现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大学、陕西省高水平建设大学、陕西省一本招生院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推荐院校,2024年正式获批博士授权单位。

学校成立于1941年9月,其历史可以上溯到1937年创办的陕北公学。建校87年来,学校的发展始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1944年5月24日,毛泽东同志亲自参加延安大学开学典礼并发表了重要讲话。1966年4月,邓小平和李富春来延安视察工作期间,接见了学校部分师生。1998年9月10日,江泽民为延安大学校庆60周年题词:“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为科教兴国造就英才”。2004年5月24日,胡锦涛对延安大学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方面“共同支持办好延安大学”。2017年9月19日,在延安大学80周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值此延安大学建校80周年之际,谨向全体师生致以热烈祝贺。长期以来,延安大学秉承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育人理念,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为民族解放、革命胜利和老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弘扬延安精神,勇于改革创新,把这所具有光荣历史的大学办得更有特色、更有水平。”2022年9月在学校建校8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学校致以亲切祝贺与问候。这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近年来,刘延东副总理、韩正副总理、孙春兰副总理先后以来校视察、批示等方式表达对学校建设的关怀。

学校现有新城、杨家岭、萃园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800余亩,建筑总面积达到了108万平方米。现有学生20000余人;教职工1600余人;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1所直属附属医院、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有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省级优势和特色学科,1个省级一流学科;61个本科专业,1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8个省部级创新团队,5个院士工作站、2个社科名家工作室。(更全面详细信息可参阅延安大学官网)


二、经济与管理学院简介

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940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行政学院财经系(行政学院1941年并入延安大学)。学院现有陕西省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文旅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地区农村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以及2个地厅级创新团队、1个专业学位数据库。

学院设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其中工商管理学科为博士招生培育学科,下设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人才开发与乡村振兴4个二级专业方向2015年工商管理学科获批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项目。学院设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和会计硕士(MPAcc两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同时也是陕西工商管理硕士学院教学点之一。学院现有工商管理综合实验室2个工商管理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经济学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4人,其中教授12人(二级教授1人),副教授29人;博士33人;拥有兼职教授21人,各行业高素质实践导师60余人。教师中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人才计划入选3人,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省级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2人、委员3人,各类学会(协会)任职15人

欢迎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管理素质的工商企业、经济管理部门以及其他各界有识之士报考!

三、报考延安大学的优势

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MBA教育基础雄厚,设有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其中工商管理学科为博士招生培育学科,设有会计硕士(MPAcc)学位点,学科支撑优势明显。学院同时招收国家统招MBA和陕西MBA,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和办学实力优势。

延安大学全校之力办MBA教育,师资实力雄厚,除本校和当地优秀教师外,还与MBA教指委联系,部分课程聘请省内外MBA教育名师授课。

延安大学培养出一批批优秀人才,特别为陕北地区乃至陕甘宁蒙晋毗邻地区党政企事业单位培养出一大批主官和骨干人才。报考延安大学MBA学员以陕北地区考生为主,导师们也大都地处陕北非常熟悉陕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拥有整合区域政治经济社会资源的能力。延安大学将成为MBA学员之间、学员与导师之间、学员与校友之间建立深厚友谊的桥梁,并通过定期为MBA学提供集体见习、实习活动,MBA学员与社会各界广泛交流、深度整合区域资源平台。

延安大学地处陕北腹地,与周边省会城市距离都在350公里以上,在延安大学就读MBA,具有低成本学习优势,一是学费全省最低;二是对于非全日制考生来讲,与赴周边省会城市读MBA比,避免了多次旅途往返,具有精力成本低、时间成本低、差旅成本低的多重优势。

考生报考延安大学MBA,如当年已上国家线但没有被录取,根据陕西工商管理硕士学院相关规定,可免试录取为陕西工商管理硕士;如当年没有上国家线,但分数达到了陕西工商管理硕士学院的要求,经本人申请,也可免初试录取为陕西工商管理硕士。

热忱欢迎各届有识之士报考延安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我们将竭诚为您的成长和事业发展提供持续支持



2018级学员黄龙中峰公司考察学习


2018级学员延旅集团锦秀黄龙分公司考察学习



2019级学员在汉中考察学习

2019级学员在定边考察学习

陕西MBA人延安地区校友座谈会

四、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无违纪违规不良记录。

3.具有国民教育序列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20229月1日前获得本科毕业证书);或国民教育序列大专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20209月1日前获得专科毕业证书);或已获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20239月1日前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证书)。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五、招生类别

1.全日制。

2.非全日制。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以及学校、单位、考生签订三方培养协议的考生,考生户口、人事档案不转入校,毕业时学校不负责就业派遣。

六、报考程序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网上确认)两个阶段。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网上确认)手续。

1.网上报名

考生登录“研招网”(https://yz.chsi.com.cn/)在规定时间内报考我校具体报名时间请关注研招网或延安大学官网信息。

2.现场确认

预计在202410月末或11月初进行,具体请以网上报名时延安大学相关通知为准。

选择延安大学为报考点的考生,请关注延安大学研究生院官网(网址:https://yjsc.yau.edu.cn/),按延安大学确认通知要求,凭报名编号、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或证件确认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未确认网报信息的考生其网报信息无效,将无法参加考试和录取。

七、入学考试

1.初试

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考试科目为管理类综合能力(满分200分,包括数学、逻辑、写作三部分)、英语二(满分100分);

初试时间:一般安排在202412月(具体考试时间以准考证为准)。

考试内容和具体要求参考教育部指定的考试大纲(复习用书由考生自行购买)。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不提供往年考试试题和参考书,不举办考前辅导班。

2.复试

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根据国家一区(A类)MBA分数线,确定复试人员名单。复试包括政治理论笔试、英语(听力)和综合素质面试。复试时间一般在20253月底至4月初,具体时间和相关要求请关注延安大学及经济与管理学院官网公布的复试通知。

八、录取

对于初试成绩达到国家一区(A类)分数线并通过复试的考生,我校将依据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录取。对已录取的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一般为6月上旬。

九、学习年限及方式

项目

非全日制

全日制

学制

基本年限3年,最长5年;提前达到毕业要求的,可申请2年毕业。

基本年限3年,最长5年;提前达到毕业要求的,可申请2年毕业。

学习方式

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授课,学校不提供住宿,档案不转入学校。

周内集中学习,学校安排住宿,档可转入学校。

计划招生数

30-50人(具体以研究生院公布的数字为准)

20-35人(具体以研究生院公布的数字为准)

学费

总额6万,年缴纳,每年2万。学生在读期间教材等费用自理。

总额6万,年缴纳,每年2万。学生在读期间教材等费用自理。

证书

教育部双证

教育部双证

十、报考咨询

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办。

联系人:李老师:18691110589/0911-2650365;微信同手机号

徐老师:15691108003/0911-2650362;微信同手机号

          崔老师:13028587668

十一、名师风采

张金锁,男,1962年8月生,陕西凤翔人,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延安大学党委书记,陕西省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主任,兼任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应急管理学会副理事长,煤炭经济研究副主编。1980年9月至1987年7月在西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2001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毕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曾任西安科技大学采矿系副主任、管理学院院长、教务处处长、副校长及延安大学校长。主要从事能源经济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煤矿风险管理及高等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等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9项,企业委托项目20多项,获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专项项目1项,作为首席专家主持陕西省社科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重点智库研究项目《碳达峰碳中和对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及其应对》1项,主持陕西省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攻关项目1项。在《中国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Energy Policy》《Resoures Policy》等国内、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SCI、SCI、EI收录40余篇,主编或参编著作5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2011年获陕西普通高校教学名师称号,2020年获陕西高等教育优秀管理者称号。

王进,男,1977年生,陕西清涧人,中共党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延安大学应用经济学学科带头人,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地(西北地区农村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主任,延安市科技创新团队(农业技术创新与乡村社会治理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陕西省级一流专业(经济学)负责人,陕西省区域发展人才,陕西省软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省教指委经济学类委员、中国“双法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分会常务理事,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匿名评审人。主要从事能源产业经济、农业经济管理与地方政府治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风险社会视域中农村治理现代化研究》(编号:20BGL214)1项(已结题,结题结果为良好)、主持完成教育部项目《西北地区合作社嵌入与村社组织联动治理机制研究》(编号:16XJC630008)1项、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3项、陕西省社科联项目3项、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2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4项、延安市社科联项目3项、延安市科技局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单位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3件;主持完成横向课题4项,累计科研经费238万元;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10余项。在《经济学家》《甘肃社会科学》《统计与信息论坛》《青海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农业经济学和地方政府治理方面的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先后荣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2项(荣获2013年陕西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农村居民消费的区域比较研究专著类二等奖;荣获2019年陕西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西北地区合作社嵌入与村社组织联动治理乡村社会的机制研究),延安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决策咨询文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榆阳实践与启示》(《陕西社科要报》2022年第2期)获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延安市委书记蒿慧杰批示,决策咨询文稿《“红苹果”如何成为富民“大产业”——延安市安塞区发展山地苹果特优产业调研报告》(《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送阅件》2022年第20期)获陕西省副省长叶牛平、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蔡钊利批示,决策咨询文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乡村振兴的榆阳探索》(《社科要报》2022年第13期)获陕西省副省长钟洪江批示。

卢东宁,男,管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讲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主要从事农业技术创新、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1项、省级项目4项、厅局级项目7项。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C刊8篇;出版著作3部。

李瑜,男,管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省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中心、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专家成员,延安市社科联专家库成员等。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2014-2015年作为陕西省第二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挂职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企管部主任经济师。2018年参加延安大学组织的教学骨干赴美国高校学习交流。在《经济问题探索》《人口与经济》《农业现代化研究》《统计与决策》《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商业研究》《财会月刊》《财会通讯》《生产力研究》《商业会计》等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多篇;出版学术著作5部;主持完成陕西省科技厅计划项目2项、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3项、陕西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主持完成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1项,主持、参与完成延安市科技局、延安大学各类研究项目等十多项。曾获得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延安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多次获得大学生学科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延安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本科生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王晓军,男,管理学(会计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主要讲授高级财务会计学、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会计理论与方法、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等课程。荣获延安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荣获延安大学第四届“教授风采”讲课比赛一等奖,延安大学第六界“教授风采”讲课比赛二等奖,两次荣获延安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指导奖,先后被评为延安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延安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为延安市政府、延长石油、延安大学等多家单位提供财务咨询,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从事财务分析和审计相关研究工作,主持省、市级项目1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2015.9—2016.7在中国人民大学访学1年。

吴群英,男,工商管理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陕西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陕煤集团陕北矿业公司、榆林合力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现任陕西有色党委书记,董事长,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行业导师、兼职教授。负责研究实施的“110-N00工法”采煤工艺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编入《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组织企业创造了15项“煤炭行业第一”,矿区工效居中国第一。先后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中国煤炭工业石圪节精神奖、省优秀企业家、煤炭工业优秀党委书记等荣誉。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省部级奖10项。

苗丰,男,汉族,1962年4月生,陕西定边人,中共党员,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文学学士,1983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榆林行署办公室文教科长;横山县政府副县长;榆林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榆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榆林市政府副秘书长、应急办主任;中共榆林市榆阳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榆林市政协副主席,中共榆林市榆阳区委书记;现任中共榆林市委一级巡视员。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陕西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首席专家、名誉院长,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公共管理硕士(MPA)兼职导师,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哲学书院兼职教授,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特聘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工商管理硕士(MBA)导师,榆林学院特聘教授,中共榆林市委党校专家库成员。

陈新寰,男,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先后在高校、中石化、神华集团及国家能源任职,现任中能化创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任央企投资协会副会长,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行业导师。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8项,编著19部著作,发表论文百余篇,提出3C中国式内控体系、成本联控理论等。构建神华集团经济本安体系、准能集团生产经营决策一体化体系;搭建中煤地质总局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及产业金融平台。

王俊平,男,汉族,1970年生,陕西洛川人,硕士学历,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律师、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咨询工程师(投资)、房地产估价师、招标师、土地估价师、工程造价纠纷调解员,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行业导师,兼职教授。曾在延安财经学校任教、延安审计事务所工作。现任陕西华鼎专业集团董事长。兼任陕西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咨询专家、陕西省统一战线智库专家、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理事、陕西省新的社会阶层联谊会副会长、陕西省招标投标协会副会长、陕西省审计学会常务理事、多所高校兼职教授和延安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会长。

饶义钟,男,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工程师、律师,陕西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汉中市政协委员,汉中市优秀民营企业家,汉中市创业指导专家,汉中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陕西天达航空标准件有限公司董事长,汉中林园基金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行业导师,长期从事企业管理、企业咨询、创业指导、资本运作等工作,具有较强的企业管理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

王彦伟,男,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中共党员,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为中组部“西部之光”上海交通大学访问学者,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为中组部“西部之光”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访问学者,曾任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延安审计中心二科科长,现任志丹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合作指导教师,延安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兼职指导教师。2018年以来共计发表论文3篇,科研报告5篇。志丹联社任职期间,在全市范围率先创建“三资平台”,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三化”,同时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通过“党建+金融”联盟共建等方式,做了大量工作,实现了三年各项业务倍增的良好局面,积极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特色化金融发展之路。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参与《全国农村金融改革》《全国2019年普惠金融年度报告》《公司治理》三项目国家级课题研究;2018年11月《临潼国家级文化旅游特区建设可行性研究》课题,获西安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19年3月《我国隐形利率双轨制的特征、机理及影响》课题,获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学术研究类优秀奖。


关闭窗口
   
经济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电话:0911-2650368 邮编:716000
地址:中国·陕西省延安市新区公学北路 
Copyright www.y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