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信箱   |  书记信箱

新闻
教学管理备份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院风采 
 特别报道 
企业管理学培养方案
2014年05月13日  

 

企业管理学

(120202)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创新意识,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基础,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胜任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各类企业的管理实际工作以及科研院所、高校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

1. 政治思想素质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正确分析社会问题;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高尚的科学道德和敬业精神,追求科学,求真务实,学风严谨。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和艰苦创业精神,刻苦钻研,勤奋工作,团结协作与合作精神强。

2.专业知识

具备扎实的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企业管理发展各阶段的主要代表理论及其特点,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及其现代企业的组织原则及形式,了解并熟悉企业的经营战略及其对其经营活动进行管理的手段,掌握企业管理所需的各种管理方法与技术,具有在本学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英语能力。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文资料,具有一定的使用文进行科写作的能力,能听懂用语所作的本学科学术报告,进行初步的国际学术交流。

4、身心素质。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不仅要具有健康的体魄,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一要具有充分的适应能力;二要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三要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四要善于从经验中学习;五要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六要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七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二、研究方向

该硕士点主要设企业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经营决策与质量管理、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等四个研究方向。

1、战略管理。重点培养具有扎实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企业战略管理实务的战略管理人才。

2、营销管理。本学科方向在人才培养方面密切关注陕北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对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的大量需求,着力培养对西部、重点是陕北企业,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市场营销专长、管理知识面广的应用型人才。

3、经营决策与质量管理。围绕企业经营决策、经济活动分析、质量管理等问题与实务进行研究,重点培养具有扎实经营决策与质量管理知识,掌握相关实际操作技能的经营决策与质量管理人才。

4、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本学科方向主要在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组织职务分析及职务说明书的编制原理与方法,员工招聘与流动管理,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激励理论与激励技术,绩效评估理论与方法,企业薪酬设计与管理,组织行为理论及其应用等方面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企业管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时间分配贯彻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其中课程学习为1.5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研究生应修满的学分总数不少于34学分,其中:课程学习至少应修满32学分(学位课程须达到26学分),不得超过38学分;实践环节要求修满2学分。

四、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学习必须通过考核,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规定的学分。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课必须考试,非学位课可以是考试,也可以是考查。考试、考查的成绩均以百分制计分,学位课成绩达70分及以上为合格(外语课60分及以上为合格),非学位课成绩达60分及以上为合格。考试采取“笔试”(含闭卷、开卷)形式;考查可以采取“提交报告”(含总结、综述、心得体会等)、“课程论文”、“检查读书笔记、实验或上机情况”等形式。

五、实践必修环节

实践必修环节要求修满2学分,否则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其中:实践活动(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二选一)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参加8次以上(含8次)学术活动,其中至少作2次学术报告(含开题报告)。

实践必修环节是培养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研究生均须参加。考核成绩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规定的学分。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1.采取系统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既要使硕士研究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又要掌握把理论运用于企业管理实践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实行导师负责制。由导师指导研究生选课、课程学习、学术活动、论文选题、论文研究及企业实践等工作。导师不仅要对学生业务学习负责,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努力开展科学研究。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公开在普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4、培养过程中应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或指导方式,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5、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品质教育,采取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与经常性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和导师的教书育人作用。研究生应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公益劳动等活动,不断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七、中期考核

二年级硕士研究生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前进行中期考核,时间一般在第四学期,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和身体状况等内容。具体考核《延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

八、学术论文工作

1.选题和开题

研究生课程学习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等工作,把握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现状、前人工作、发展状况,并在次基础上确定具体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学术性、创新性和可行性。

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分析;课题研究目标、研究的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课题的创新性;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研究生在第四学期末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要在硕士点内进行可行性论证,经通过才能进行课题研究。

论文选题一般应在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前开始准备。

论文选题要结合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特长及兴趣,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导师指导的力量和完成课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选题可以是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也可以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开发研究。选题应具有创新性,学术性或是结合具体科研项目提出的关键性问题。

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见《延安大学关于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的规定》的有关规定。

2.学位论文的写作和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独立完成;内容应反映作者对研究问题的清楚认识、对本领域已有已经成果的总体了解,已经方法得当,已经结论有理有据。字数三万左右。至少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前一个星期提交论文。在论文提交打印之前,进行预答辩,并根据情况再修改后方可提交。

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参见《延安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3.学位论文的答辩

研究生必须学完规定的课程,考核成绩合格,中期考核合格,并完成实践活动,获得规定的学分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时间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

论文评阅、答辩及学位授予的具体办法按照《延安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附件【企业管理学培养方案.doc已下载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