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是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现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大学、陕西省高水平建设大学、陕西省一本招生院校。学校现有本科生15234人,硕士研究生2175人,教职工1527人;设有17个二级院系、1个独立学院和10所附属医院,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1个本科专业,6个省级优势和特色学科,1个省级一流学科,9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文旅局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9个省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创新团队,6个院士(社科名家)工作室。
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是在原管理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前身可追溯到1940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行政学院财经系(行政学院1941年并入延安大学)。1985年学校筹备建立了管理系,1986年正式招生,是延安大学历史上第一个管理学专业教学单位。2002年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2013年更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院现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设有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人才发展与乡村振兴等7个学科专业方向。拥有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7个本科专业、金融俄语1个特色本科专业。学院拥有工商管理、会计、金融、旅游等4个综合实验室;工商管理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015年工商管理学科获批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项目;经济学专业是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拥有陕西省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中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西北地区农村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2个地厅级创新团队、1个专业学位案例库;2017年获批陕西工商管理硕士(MBA)教学点,2018年获批会计专业硕士点(MPACC),2021年获批全国联考MBA专业硕士点。
学院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现拥有一支结构比较合理、实力比较雄厚的师资队伍,建立了从本科到硕士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坚实发展的办学格局。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专任教师66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7人,博士20人,二级教授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人才计划入选2人,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省级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2人、委员2人,各类学会(协会)任职11人。
学院认真贯彻学校“立身为公 学以致用”的校训,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积极打造品牌特色学科和专业,立足于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人才。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合作,注重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生以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并富有开拓创新和艰苦创业精神,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现有各类在校学生2000余名,其中国家统招硕士研究生180余人,陕西工商管理硕士270余人,学生在全国会计实务大赛、市场调查分析技能大赛、管理模拟决策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奖13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学院现有硕士生导师45名,近年来,批准立项国家级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发表CSSCI期刊及以上级别期刊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15部,获得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9项。
延安大学乡村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为延安大学下设二级实体教学科研单位,由延安大学直接领导和管理。西安市乡村发展公益慈善基金会从财务上支持研究院的运行、研究、教学和发展。研究院设立理事会,由延安大学、西安市乡村发展公益慈善基金会、研究院领导共同组成。理事会负责研究院重要人事任命和重大发展决策。研究院首任院长由北京大学原副校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教授担任。研究院将围绕农村创新创业、乡村企业管理、农业生产技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展开广泛深入的研究,根据未来乡村发展的需要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努力将研究院打造成为我国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高端智库、提升乡村创新创业的示范平台和培养农经管理人才的一流基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特别是为陕北革命老区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从2020年开始,经济与管理学院和乡村发展研究院将展开全面战略合作,共同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
一、招生专业目录
经济与管理学院2022年拟计划招生97人(含乡村发展研究院5人),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35人(含乡村发展研究院5人),全日制专业学位45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17人。
二、培养质量
经济与管理学院非常重视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按照中省校要求和自身实际修订培养方案,狠抓教风与学风,定期不定期邀请国内外名家教授以及本校专家、教授开展专题讲座,每周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学生在校期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海社会科学》、《甘肃社会科学》、《兰州学刊》、《理论导刊》、《财会通讯》等高级别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各类大赛,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奖13项。研究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8.8%;毕业学生中,有多人次考取博士研究生。
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部分):
三、奖助学金设置
1.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获奖者奖励20000元/学年;
2.学校设有国家助学金,全日制学生每人每学年6000元;
3.学校设有学业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10000元/学年,二等学业奖学金6000元/学年,三等学业奖学金3000元/学年;
4.学校和学院设有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津贴,受聘者每月津贴500-1000元;
5.学校设有“宝钢”奖学金,宝钢优秀学生奖10000元、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20000元;
6.学校设有研究生创新基金;
7.学校设有研究生个性化培养经费;
8.经管学院设有每年10万元“百年问道”奖学金和助学金;
9.经管学院设有每年10万元“鹏胜教育”升学奖学金。
四、专家风采(部分)
张金锁,男,管理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教学名师,现任延安大学党委书记,兼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应急理学会副理事长。主讲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研究方法论等多门课程,培养博硕士生100多名,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为多个煤炭企业提供了管理咨询,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从事能源经济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煤矿风险与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6项,其他项目6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四),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二等奖共5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I/SSCI/EI/CSSCI收录50多篇。曾在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6所大学短期访学。
谭忠富,男,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力经济管理教研室教授,华北电力大学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国家经贸委培训司“企业发展战略”专家组成员、云南电力公司咨询专家、北京博采企业形象研究中心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力企业战略管理设计、电力企业文化培育方略、电力市场。先后主持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电力成本综合优化的系统方法与管理策略研究”,中国博士后基金“大型复杂系统可靠性优化的分解协调理论与方法”等4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电力企业风险管理研究”等3项国家电力公司科技项目,1项国家电力公司重点科技项目子项目“发电系统总体优化理论与方法”
邹绍辉,男,博士生导师,西安科技大学胡杨人才工程特聘教授,管理学院副院长。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美国MSUM大学访问学者,“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享受“三秦人才”津贴,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主要从事能源资源开发与环境政策、财务会计与金融工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教学、研究和咨询工作。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完成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大型煤炭企业科技发展规划关键问题》和《煤炭产业专业化生产模式研究》等横向课题8项。在系统管理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煤炭学报、管理学报、山东大学学报、Physica A等国内重要期刊及SCI、EI源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出版专著2部。现任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及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安科技大学“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现代煤矿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现代资源环境会计研究中心主任
武忠远,男,管理学博士,三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延安大学副校长。主讲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研究方法等多门课程,培养硕士生40多名,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陕西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为各类企业做过多场专题讲座,反响强烈。主要从事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各级各类教学、科研项目7项;在《农业经济问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财经论丛》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1部,在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出版《管理学》教材1部;荣获陕西普通高校师德先进个人称号。2009年11月至2010年7月在捷克奥斯特拉瓦大学经管学院访学
徐长玉,男,经济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陕西省政协委员、延安市政协常委、民进延安市委主委。主要从事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出版《中国经济制度分析》(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独著)、《中国劳动力市场培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等专著3部,主编《政治经济学新教程》(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新制度经济学概论》(陕西师大出版社2013年版)《微观经济学》(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等教材4部,参著《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新阶段延安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著作6部。在《经济评论》《江汉论坛》《西北大学学报》等公开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主持和参与省厅科学研究课题多项
王进,男,陕西清涧人,中共党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延安大学应用经济学学科带头人,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地(西北地区农村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主任,延安市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陕西省级一流专业(经济学)负责人,陕西省区域发展人才,陕西省软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省教指委经济学类委员、中国“双法”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分会常务理事。曾任经管学院教学秘书、延安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现任经管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主要从事能源产业经济、农业经济管理与地方政府管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风险社会视域中农村治理现代化研究》(编号:20BGL214)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项目《西北地区合作社嵌入与村社组织联动治理机制研究》(编号:16XJC630008)1项、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3项、陕西省社科联项目1项、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2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4项、延安市社科联项目3项、延安市科技局项目2项,主持完成横向课题4项,累计科研经费136万元;参与厅级以上课题研究10余项。在《经济学家》《甘肃社会科学》《统计与信息论坛》《青海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农业经济学和地方政府治理方面的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先后荣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2013年:农村居民消费的区域比较研究专著类二等奖;荣获2019年陕西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一项;西北地区合作社嵌入与村社组织联动治理乡村社会的机制研究专著类三等奖),延安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卢东宁,男,管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讲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主要从事农业技术创新、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1项、省级项目4项、厅局级项目7项。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C刊8篇;出版著作3部。承担过延长县十三五规划中的工业化和信息化两个专项规划;为延川县农技校作过农产品营销专题讲座;为延川县政法干部作过优化营商环境的专题讲座
李丽,女,经济学硕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延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教师,主讲高级财务管理,高级管理会计,高级成本会计等多门课程,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10余篇,C刊3篇,被大人复印资料《审计文摘》全文转载1篇。为多家企业提供过财务管理和会计咨询,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从事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实务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3项,其他项目10多项;曾在南京大学、西北大学、湘潭大学等6所大学短期访学或学习
王晓军,男,管理学(会计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主要讲授高级财务会计学、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会计理论与方法、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等课程。荣获延安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荣获延安大学第四届“教授风采”讲课比赛一等奖,延安大学第六界“教授风采”讲课比赛二等奖,两次荣获延安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指导奖,先后被评为延安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延安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为延安市政府、延长石油、延安大学等多家单位提供财务咨询,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从事财务分析和审计相关研究工作,主持省、市级项目1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2015.9—2016.7在中国人民大学访学1年
杜涛,女,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主讲管理学、管理运筹学等多门课程。主要从事服务运营管理、资源优化、DEA方法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他项目8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被SSCI/CSSCI收录7篇。
苗丰,男,汉族,1962年4月生,陕西定边人,中共党员,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文学学士;1983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榆林市政协副主席、中共榆阳区委书记;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陕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榆林学院特聘教授。苗丰同志长期在市、县党政机关工作,先后在榆林行署办公室、横山县政府、榆林市文广局、榆林市政府和榆阳区政府、区委、榆林市政协等领导岗位任职,并在江苏、吉林等地挂职。苗丰同志具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长期以来,坚持围绕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着眼大局、把握关键,深入调研、破解难题,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推动地方发展进入了全国“百强区”(第85位)和全省“五强区”(第3位);在党的建设、深化改革、“三农”工作、脱贫攻坚、生态文明、文化建设、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连天线、接地气”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主抓的20余项重点工作被确定为国家级试点示范,形成了全省乃至全国推广的“榆阳模式”和“榆阳经验”。苗丰同志曾先后参与多项重要政策调研起草工作,在省级以上重要期刊发表多篇理论调研文章,获评全省领导干部优秀调研报告和优秀党课教材,多次应邀在中央党校、国家农业农村部等部委会议和省委党校、省内外党政干部培训班上做经验介绍与专题辅导
陈新寰,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先后在高校、中石化、神华集团及国家能源任职,现任中能化创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任央企投资协会副会长,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行业导师。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8项,编著19部著作,发表论文百余篇,提出3C中国式内控体系、成本联控理论等。构建神华集团经济本安体系、准能集团生产经营决策一体化体系;搭建中煤地质总局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及产业金融平台
吴群英,工商管理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陕西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陕煤集团陕北矿业公司、榆林合力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行业导师、兼职教授。负责研究实施的“110-N00工法”采煤工艺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编入《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组织企业创造了15项“煤炭行业第一”,矿区工效居中国第一。先后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中国煤炭工业石圪节精神奖、省优秀企业家、煤炭工业优秀党委书记等荣誉。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省部级奖10项。
王业强,男,1972年生,江西彭泽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专职研究人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行业导师、兼职教授。经济学博士,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目前主要从事城市规模与效率、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产业集聚与空间布局等方面研究。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统计研究》、《经济地理》、《财贸经济》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两篇文章被人大复印书刊资料全文转载,在China Economic Journal上发表的被收入英国著名的Taylor & Francis数据库并被罗马利亚Revista de Economie Industriala全文转载。同时,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参著合著学术著作六部。并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综合卷)的研究编制工作,以及大量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
王俊平,男,汉族,1970年生,陕西洛川人,硕士学历,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律师、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咨询工程师(投资)、房地产估价师、招标师、土地估价师、工程造价纠纷调解员,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行业导师,兼职教授。曾在延安财经学校任教、延安审计事务所工作。现任陕西华鼎专业集团董事长。兼任陕西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咨询专家、陕西省统一战线智库专家、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理事、陕西省新的社会阶层联谊会副会长、陕西省招标投标协会副会长、陕西省审计学会常务理事、多所高校兼职教授和延安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会长。
五、基地平台
1.陕西省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
陕西省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依托延安大学,与西安科技大学联合建设,经陕西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评审、基地负责人汇报答辩,于2019年11月22日通过评审。基地负责人(主任)由延安大学党委书记张金锁教授担任。基地开辟化石能源产业安全绿色高效发展研究、电力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研究、能源产业组织创新研究等三个方向,旨在为陕北一次能源产业和终端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方案与政策建议。基地按照交叉融合的思路,凝聚了35名研究人员,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4人,讲师9人;其中,二级教授1人,区域发展人才计划1人;基地成员中博士27人,占比77.1%,国际化率达30%,多人有国外留学、访学经历。目前已形成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博士占比高,研究方向高度集中,成员拓展性良好的以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副教授和博士为学术骨干的一支充满活力的团队。
2.中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
中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是我国文化和旅游部重点研究基地,成立于2017年8月。研究基地充分依托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所形成和留下的丰富红色资源,汇集了一批长期以来致力于党的理论宣讲和党史研究工作的专家和学者,尤其是中共延安时期的历史研究方面的优秀人才,现有相关的研究人员38名,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14名,博士12名,分别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了中共党史、延安学、陕北历史文化等多个优秀教学科研团队,进一步依托我校“红色特色数据库”“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和“陕西省中共党史与延安学研究中心”,结合我校“中共党史研究院”和“延安学研究院”两个专题研究机构,突出红色旅游和延安学学科建设和发挥服务社会的智库作用,通过省级特色学科建设项目和陕西省优势学科建设项目,打造了一批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致力于我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
六、研究生导师代表性研究成果(部分)
1.论文或专著
2.科研项目
七、学术交流与实践活动(部分)
2019年9月张金锁教授一行应邀参加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2019年9月张金锁教授在第十五届全国矿业系统工程学术会议上做主题报告
张金锁书记一行赴府谷京府煤化调研
张金锁教授一行赴府谷县洽谈校地合作
张金锁教授一行赴陕北能源化工企业洽谈校企合作
姬雄华教授带领学生赴企业调研
张建洁博士参加管理学与运筹学协会国际会议
延安大学乡村发展研究院与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联合组织新农人公益培训
乡村发展研究院承办由国家农业农村部主办的“2019年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的“产业再造高峰论坛暨系列创新项目发布会”分论坛之一
武忠远教授与外籍教员进行学术交流
徐长玉教授在构建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延安退耕还林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做学术报告
崔平教授参加学术交流会并作主题报告
徐宁博士参加2019边境县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暨2019广西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发布会
冯飞教授参加延安精神与中非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
姬雄华教授为学生作学术报告
谭忠富教授为学生作学术报告
八、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新区公学北路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15办
邮政编码:716000
联 系 人:王 进 0911-2650366
李兴开 0911-2650365
徐 宁 0911-2650362
邮箱:3140232972@qq.com